澳门葡京平台_澳门葡京app¥登录*游戏

图片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长者专区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2022-02-21 18:06   来源: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1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铆足干劲、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力推进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2021年主要工作情况

2021年,钦州港片区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力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六个成效突出”的显著成绩:

一是指标增长成效突出。预计全年GDP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23亿元,同比增长51.2%;工业增加值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8.9亿元,同比增长50.8%;财政收入完成124.7亿元,同比增长32.8%;外贸进出口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14.6%;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5亿美元。二是港口建设成效突出。已具备20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通航、30万吨级油轮通航条件,广西最大原油码头30万吨级油码头实现对外开放并投入运营。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提升至全国沿海港口前20强、前15强,首次进入全球集装箱大港50强排第47位,进入国际枢纽海港大建设大发展新阶段。三是产业发展成效突出。以华谊、中伟、中船、泰嘉、见炬等为龙头的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热管理新材料等产业链加快形成,建成及投产的产业项目150多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中石油公司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加工原油突破亿吨大关的炼化企业。国际贸易、港航物流规模壮大,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加速,向海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快。四是开放合作成效突出。跨境金融5项创新试点业务全面实施,业务量突破100亿元大关。广西首个QFLP基金项目成功落地。成功构建国内首条燕窝跨境产业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飞地园区”川桂产业园一期建成投入使用。钦州保税港区成功转型为综合保税区,实现全面封关运营。五是改革创新成效突出。截至目前,94项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完成;总结提炼形成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58项,有38项创新成果获全区复制推广,位居3个片区第一。六是职能转变成效突出。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推行“一个专员、二个计划、三个清单、四个跟踪、五个机制”的“12345”服务新模式。开发应用“事必成”系统,率先探索可视化政府行政管理。率先成立运营全国首家数字经济领域、广西自贸试验区首家法定机构——钦州港片区数字化发展管理中心。

一年来,主要开展了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扎实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港建设,彰显枢纽海港新活力

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突出抓好重大港航设施和交通干道建设,进一步发挥钦州港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出海口作用。30万吨级油码头实现首船和半载靠泊卸货作业,钦州港进入全国最大装卸能力港口第一方阵。东航道一、二期浚深工程竣工并顺利通航。大榄坪南作业区7—8#自动化集装箱泊位交工验收、9—10#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加快建设。金鼓江作业区16#、17#泊位竣工投用,新开工建设12#、13#、19#泊位。龙门、大风江跨海大桥进入主体施工,市园快速通道北部湾大道至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道路工程(园区外段)已全线贯通。钦州综合保税区通过联合验收并封关运营,全面实施“区港联动”等30多项口岸监管模式创新,中远海运钦州综保区物流园、中谷钦州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项目落户建设。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率先在全国铁路系统实现远程自动化装卸作业,办理量跃升至全国第六。海运航线实现突破,新开行运营内外贸航线7条,首次开通南亚航线,远洋航线通达南美、南非等港口。新开通海铁联运班列5条,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已覆盖西部13省区市、经47市、达91站,首次开行“铁海联运+内外贸同船运输”班列,成功开行“北部湾港—成都—波兰—德国”班列,与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衔接,全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6117列,同比增长33%,增速位于全国前列。钦州港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去年压缩26.71%、21.05%,出口实现半小时通关,口岸环节箱均成本优于国内主要港口,通关时效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67亿吨,同比增长22.3%;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62.7万标箱,同比增长17.2%。

(二)扎实推进向海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新态势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华谊、恒逸、中伟、中船、泰嘉、金桂等龙头企业加快延伸产业链,华谊二期、恒逸、泰嘉、国投三期等一批超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建设,全力打造5个产值500—1000亿元的特色产业,形成具有临港特色的产业集群。重大产业项目成效突出,华谊一期工业气体岛及配套项目全部竣工,成为广西“十四五”首个投产的百亿元项目;中伟电池前驱体材料项目一期从落地建设到第一条生产线投产仅用255天,创造了百亿元项目“当年落户、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钦州新速度;金桂二期第一台纸机、港创智睿一期生产线、见炬科技等项目竣工投产;华谊二期丙烯、氯碱完成大件设备吊装进入主装置安装阶段,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全面封顶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打通了绿色石化、新能源材料、海上风电三条全产业链,华谊三期项目签订投资协议,中石油转型升级炼化一体化项目通过储备转规划评估,石化产业加速迈向高端新材料产业发展;中伟新材料项目倾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高端锂电池前驱体制造基地,千亿元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实现贯通发展;中船海上风电、锦峰海洋重装等项目落地建设,初步聚齐海上风电装备全产业链的要素。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成功举办首届智见(白石湖)数字经济创新大会暨人民优品好物节,广西自贸试验区首家创新业态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广西信昱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营,电商直播、平台经济加快发展,保税交易、大宗商品交易等现代物流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主体聚集生态初步形成,全年新增2个自治区级研发机构和2个市级研究机构,新注册研究院3家,新增发明专利58件,生物医药众创空间基本完成装修、2022年一季度投入运营。

(三)扎实推进“两国双园”合作,打造开放合作新格局

积极推动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建设,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分别委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德勤管理咨询公司开展升级版规划和升级版实施方案编制,委托戴德梁行房地产顾问(广州)有限公司开展中马产业园区首期开发第三方评估。积极筹备“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成功举办中国—东盟产能与投资合作暨中马“两国双园”合作升级推介会、马来西亚企业恳谈会等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吉利集团与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共建柔佛产业园项目,推动项目纳入“两国双园”合作机制。引导片区企业参股马来西亚毛燕预处理中心,推动自贸开投集团与马来西亚AMG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进马来西亚创新城项目前期工作,与马来西亚创新城招商代表处签署联合招商协议。金融创新试点扩面增量,5项创新业务已全部落地实施,业务量达112亿元。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设立工作实现重要突破,广西首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项目正式落户中马产业园区。推进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务实合作,分别与三亚中央商务区、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川桂产业园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泸州老窖钦州红酒灌装生产项目竣工试产。挂牌成立驻川渝地区企业服务处,协助川桂公司开展首批拟入园企业项目签约工作。

(四)扎实推进城市品位提升,展现城市发展新面貌

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思路,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自贸新城。加快修编片区城市空间总体规划,完成片区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和热网、电力专项、垃圾分类和住房等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征搬安一体化”改革,统一安置房规划建设,新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一期样板房项目开工建设。建成锦绣大道北段、马莱大道与友谊大道连接线工程、石化园区深海排放管道、孔雀湾变电站工程等一批市政设施。探索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按照“开发建设+产业导入”思路,积极引入中交城投等大型央企参与片区投资开发建设。实施智慧城市、数字片区运行管理,完成已建道路交通信号和设备远程控制、监管,实现与市级综合执法系统对接,完成重点项目建设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信号接入,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精品线路景观、孔雀湾公园改造提升,新建成14对公交站点候车棚,幸福小镇便民超市、中央厨房一批公共服务等配套生活设施开业使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五)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推动政府职能新转变

聚焦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公共绩效管理创新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一流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完成自治区162项、钦州市及以下140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承接。建立协作审批、协同监管、联动执法的工作机制,加快政务服务“一体化”和“片区事片区办”进程。依托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率先在全区上线智能审批系统、平台经济个体工商户集群登记系统,实现企业开办“秒批”。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发放全国首张“五证合一”互联网医院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深入推进工程报建“极简审批”和“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创新实施“量需审批”模式,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探索跨辖区“一照多址”改革试点。片区全年新注册企业17549户,其中外资企业129户,分别同比增长258%、139%。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为企业和产业项目提供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的周到服务,推动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全面落实“五个人”、“六个一”工作机制,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公共绩效管理创新,先后出台征搬安置中心绩效考核办法、派驻机构创新贡献考核办法、人大、政协支持服务片区发展评价办法以及配套加减分细则,建立全覆盖、差异化、多层次的绩效考核体系。开发应用具有标杆特色的“事必成”任务管理系统,推进工作任务全程跟踪管控机制改革,对干部职工进行精准“画像”,实现公共绩效考核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挂牌成立广西自贸试验区首家法定机构——钦州港片区数字化发展管理中心,赋予园区数字化公共管理服务职能,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域首创。

(六)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适应片区发展的行政治理体系。推进派驻机构管理机制创新,将市人大钦州港区联络处、市政协钦州港区联络处、钦州市自然资源局钦州港区分局和钦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钦州港大队等派驻机构纳入片区统筹管理。理顺片区税务管理体制机制,整合成立统一的片区税务局。推进落实钦州保税港区工商局管理体制调整下放片区管理事项。制订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措施、容错纠错暂行办法等措施制度,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落实市园一体、港城联动机制,从全市选派38名工作队员参与片区重点项目征搬工作。实施干部导师制培养机制,实现工作的有效衔接和业务的传、帮、带。实施“干部成长辅助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人员胜任能力提升培训和适岗能力培训。精准服务企业招工,做好与市委组织部和人社局的联动,加快推进与两县两区组织和人社部门精准招工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通过“线上+线下”多措并举,“政企+院校”多方合作,协助企业招聘到岗人数2230人。规划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中高级技能实训基地,与中船广西公司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出台支持人力资源发展政策,完善人才安居保障实施细则,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政策环境。

(七)扎实推进现代社会治理,提高民生保障新能力

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防控策略,从严从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口岸入境人员100%管控,成功化解处理“海玾法罗轮”等外轮阳性病例,无聚集性疫情发生。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加快智慧海防、智慧码头、智慧消防、智慧应急建设,建设平安钦州港。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重拳整治“黄赌毒”和“电信诈骗”,全年无涉黑涉恶案件发生,社会和谐稳定。持续推进石化园区安全风险整改提升,在3月份自治区联合核验和9月份应急管理部组织的评估中,钦州石化产业园得分位列全区化工园区第一名。强化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开展以“七熟七会”为核心的应急处置明白班组和以半专业为特点的企业应急救援分队建设,推进八桂先锋社区应急响应队和社区微型综合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站建设。全面开展“查违控违”整治,有效打击违建抢建、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大力整治非法海养设施,积极推进蓝色海湾建设。在全区率先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实行撬装式加油服务新模式,获得自治区、钦州市以及中石油、中石化总部等单位高度肯定。狠抓进口冷链食品专项治理,全面推行“八桂冷链通”系统,冷链食品录入率达100%。加大基础投入和民生支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港区第二小学实现整体搬迁,东港区第二幼儿园(钦州港永久回建安置区配套幼儿园)基本建成。筹备举办2021年钦州蚝情节、钦州市文旅发展大会等全市重大活动,仙岛公园、保税港直销中心、中马广场纳入钦州市红色旅游线路及广西红色游学精品线路。

(八)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树立基层党建新形象

按照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钦州市委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建党史党课“宣讲小分队”,组织开展送书籍、送党课、送宣讲进“两新”组织,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项目出份力”等“三送”、“三为”活动。在钦州港起步码头布设钦州港建港史展厅,全面展示钦州港从万吨小港到亿吨大港的发展历程,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重要基地。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策划开展“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系列活动,隆重举办钦州港片区“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成功举办“党史知识大家答”、“红色歌曲大家唱”等比赛。严肃换届纪律,完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实现了100%社区支书主任“一肩挑”,学历、年龄、职数得到全面优化,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以金窝社区为样板,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精准服务。

一年来,钦州港片区的发展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为“五个不相匹配”:

一是产业体系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相匹配。片区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延链、补链有待加强,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构建跨境产业链方面办法不多、进展不快。二是交通物流体系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迅猛发展不相匹配。综合交通体系仍然不健全,物流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组织和物流组织水平有待提高,班轮航线的密度和广度仍然不足,难以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物流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城市发展与建设江海宜居城愿景不相匹配。各类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配套不完善,城市功能不健全的局面未有大的改善,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品质步伐较慢,宜商宜居宜业滨海新城建设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四是制度创新与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不相匹配。系统集成式改革创新不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品牌仍然空白,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开展的压力测试不足,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五是人力资源与改革开放最前沿地位不相匹配。适合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精尖、专业或复合型人才短缺状况仍然较为突出,企业招工难现象尚未根本解决,人才综合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钦州港片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自治区十二次党代会、十二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澳门葡京app:“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的发展思路,坚持“四轮驱动”战略,以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开启“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新发展格局,为基本实现“港、区、产、城、人”发展愿景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是“十四五”发展的关键之年,需为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和实现“十四五”阶段性目标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经充分研究预判,“十四五”时期片区经济将呈现非匀速性增长,2022年,华谊一期、中伟一期、泰嘉等重点工业项目全面投产,30万吨级油码头运营及大宗商品贸易加快发展,工业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大关,外贸进出口总额将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华谊二期丙烯和氯碱、恒逸一期、金桂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经济总量将会再上新台阶;2024年,中石油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届时各龙头项目的全面投产将推动经济爆发性增长,冲刺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的目标任务。

根据片区经济增长规律,结合现有产业实际支撑,充分考虑全市经济增长“主引擎”需求,2022年片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2亿元以上、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50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8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亿元以上、增长24%以上;财政收入完成130亿元以上;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400亿元以上、增长100%;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亿美元、增长40%;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完成1050亿元、21.5亿元,分别增长35%、23%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完成1.75亿吨、530万标箱,分别增长10%、15%;海铁联运班列完成7000列。

重点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聚焦“建大港”,加快建设贸易枢纽港

积极共建国际枢纽海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从物流大港向贸易大港发展。一是强化港口基础支撑。推动大榄坪南作业区7—8#集装箱泊位自动化改造项目上半年竣工运营、9—10#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完工并开展联调联试,完成大榄坪南作业区11#、1101#、1102#、14—18#泊位项目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推动金鼓江作业区12#、13#、19#泊位建成投用,争取开工建设金鼓江作业区14—15#、大环作业区17—19#泊位、大榄坪作业区4—5#泊位,运营好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开工建设金鼓江19#泊位配套进出港航道、金鼓江航道疏浚工程,启动东航道扩建20万吨级集装箱航道双向航道、西航道升级扩建工程(1万吨级升级至10万吨级)前期工作,推动20万吨级集装箱航道尽快达到常态化通航条件。二是提高物流组织运行效率。加快构建“两横四纵”集疏港通道,力争鹰岭作业区疏港道路建成通车,加快建设钦海大道等疏港道路,开工建设海棠至勒沟高速公路、环珠东大街,促进公路货运客运分离。完善海铁联运设施,提升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期服务功能、推动二期开工建设,加快建成钦港支线扩能改造、钦州港站至钦州港东站电气化改造项目。加密开行班轮航线,力争开通到美国长滩、洛杉矶,希腊比雷埃夫斯、德国汉堡等欧洲、北美远洋航线,全年新增外贸航线2条以上。扩大服务半径,加密海铁联运班列,推动在湖南怀化、云南曲靖、贵州黔南州等城市新布局建设“无水港”,推动西南货、广西货走钦州港。启动对平陆运河沿线经济带研究,提前谋划江海联运合作。积极发展适箱产业。实施提效降费专项行动,开展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三阶段、陆海联运系统等集成改革,争取落实中转离境的集装箱货物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加大“智慧湾”建设力度,升级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港航服务中心,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推进与新加坡“单一窗口”互联互通试点,推动各项服务、收费对标上海洋山港、宁波港,达到国内一流港口水平。三是提升贸易枢纽功能。加快重点物流平台建设,开工建设中远海运物流园、进港公路危化品专用停车场、金鼓江作业区专用停车场,加快建设国际集装箱分拨中心、冷链保税交易中心,全面建成中谷钦州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推动原油、纸浆、锰矿、大豆、再生铜铝等进口大宗商品经营企业依托交易平台拓展期现联动业务和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规划建设西部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和安全通道,开展国家原油储备基地、天然气储备基地项目前期工作。

(二)聚焦“壮产业”,增强建设广西工业强市的内核动力

紧扣建设广西工业强市的目标,围绕建设三千亿级临港大工业,以“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为主线,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打好产业振兴攻坚战。一是启动“园中园”规划建设。围绕片区主导产业,谋划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PCB产业园、新能源材料产业园等5个特色产业“园中园”,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年内重点启动新能源材料产业园等“园中园”的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引导产业加快入驻,带动园区开发、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打造重大项目引进及培育孵化新基地,进一步提升产业格局。二是全面开展精准招商。围绕片区主导产业,加强全产业链深度调研分析,科学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实施“专精特新”产业招商行动,努力引进一批补链、强链、延链的大项目、好项目,精准引进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优质项目,壮大绿色化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印制电路板、人工智能终端、液晶显示、锂电池材料等产业链群。加大外资招商力度,重点引进华谊、恒逸、中伟、远景等龙头项目下游产业链外资项目落户,与港澳台等外资商协会合作引进一批港澳台外资项目。推行政企沙龙,推动构建片区内企业产品和产业链内循环机制,助推企业互补发展。三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总投资3050亿元的112个重大项目建设,其中开工项目46个,竣工项目42个。推动中石油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华谊化工新材料三期、桐昆一期、格派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金桂二期第二条生产线、港创智睿二期等一批百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恒逸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项目加快主体工程建设、国投电厂三期进入主体施工并力争获批建设第二台机组,推动华谊二期75万吨/年丙烯及下游深加工和氯碱项目、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中伟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二三阶段生产线、海上风电基地等4个百亿元产业项目投产,争取远景风电一期、鸿谊3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全年工业投资达到262亿元以上、增长56.5%。四是推动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建设华谊智能工厂、中船检测维修服务基地、北部湾保税燃油供应基地等“两业”融合发展项目,积极申报自治区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力争列入国家试点。五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强化科技赋能,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成运营国际医药众创空间,引入科技转化项目10个、科研机构2家,争取筹办2022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总决赛,培育1—2家企业进入国赛并获奖。认真落实“双碳”决策部署,利用好国家能耗统计政策调整,研究出台片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减排降能机制,破解能耗制约瓶颈,加快转变用能方式,全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聚焦“扩开放”,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始终坚持“无外不快、无外不大、无外不强、无外不富”的理念,充分利用“两国双园”、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加快开放发展的步伐。一是加快创建高质量实施RCEP先行示范区。积极对接RCEP标准和规则,开展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改革创新,加强产业跨境联动和物流协同作业,构建跨国跨区域物流供应链,探索与RCEP其他成员国港产园一体化合作模式。充分利用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找准切入点和关键产品,推动桐昆等企业在东盟国家布局化工新材料、棕榈油、新能源材料等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力争年内新设立外资企业100家。二是开启“两国双园”升级发展新篇章。以中马产业园区建设十周年为契机,推动国家支持升级“两国双园”合作层级,谋划打造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高质量示范区。推动“两国双园”升级规划尽快出台,梳理升级发展政策清单,积极推动“两国双园”政策协同。筹备召开“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第五次会议。结合马来西亚作为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国契机,开展中马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十周年、“两国双园”主题系列活动。促进中马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业务增量扩围,争取年内业务量达90亿元,同比翻番,累计业务总量突破200亿元。三是推动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推动建立与南宁、崇左片区综合保税区协调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区港联动”,探索实施“综保区+海铁联运班列”政策集成创新;争取国家支持建设药材进口口岸;建设钦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清关中心,推动平行进口汽车实验室建设;开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贸易等特色业务,建设钦州港片区加工贸易基地,争取自治区支持,推进“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四是深化区域联动发展。推动与河南等中部自贸试验区、四川、重庆等新通道沿线自贸试验区以及海南自贸港合作,加强在“飞地园区”、海铁联运等领域的联动合作,共同推进面向东盟的投资贸易、港航物流、跨境电商、跨境金融等领域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与洋浦港、湛江港分工协作机制,加密集装箱内外贸同船运输等水水中转、互为干支等航运组织模式。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和东盟联动发展创新,围绕引进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三大三新”重点产业出台与长三角、大湾区产业补链式的创新政策。加快构建片区与市直部门、两县两区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片区与两县两区协同发展。

(四)聚焦“强创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营商环境不优、国有企业造血能力不足、生产要素保障能力不强等瓶颈问题,加大创新力度,打通关键环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速提效。一是抓好系统集成创新。深入推进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第三阶段集成改革和陆海联运系统集成改革,持续推进石化园区一体化管理、红树林经济区、“城市矿山交易互联网+”等改革创新。研究出台集成化产业链政策和特色“园中园”政策,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二是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理顺同区不同权问题。探索推行“先备案、后评估”的改革创新模式,推进非林地树木砍伐审批、市场主体歇业登记、工程项目审批电子证照等改革。全面推行交通智能审批,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千方百计提高落户企业活跃度。三是创新资源要素保障供给机制。探索产业链整体供地新模式,谋划开展水井坑片区、亚路江片区、果子山片区、六村片区连片征收工作,推行征搬安管一体化。落实用地、用海保障,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项目约10平方公里的用海项目策划和报批工作,加快解决历史用海遗留问题,积极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新增用地指标250公顷。发挥各项金融创新集成效应,推动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力促澳门葡京平台QFLP基金在片区落地设立并开展有效投资;推动中交集团利用金融创新试点开展跨境资金运筹,探索运用国企境外资金支持片区发展的新路径,年内力争运用资金4亿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与碳足迹挂钩的融资产品;设立片区金融超市,出台供应链金融创新政策。统筹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四是积极开展“平台企业改革年”活动。围绕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开展片区7大平台企业重组改革,建立平台企业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更好服务片区发展。五是持续深化机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机构试点改革,推动法定机构立法进程,新增1—2家法定机构;理顺派驻机构管理关系,落实钦州保税港区工商局、钦州市自然资源局管理权限下放钦州港片区管理事项;强化绩效管理,加快推进以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岗位胜任力管理工作,大力培养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服务型的复合型人才;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健全引才、育才、留才、聚才政策措施,探索境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力争新建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或人才小高地。

(五)聚焦“造滨城”,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强化规划修编,推动“市园”一体化,加快产业和城市载体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港产城园深度融合,营造优质的宜商宜居宜业环境。一是完善城市空间规划。按照钦州市“东进南拓、向海发展”的空间战略,完成片区城市空间总体规划修编,实现整个片区的无缝衔接、连片发展,合理布局产业和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形成“港口—临港工业区—城市生活区”空间布局,最终形成中心城区与片区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二是高标准建设自贸新城。针对“有产缺城”现状精准发力,力争建成新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一期工程,推进航运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标准厂房、园中园等产业配套,吸引创新创业和高端生活服务要素集聚。三是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北部湾大道至中马园区道路工程、环珠东大街(一期)、友谊大道北段、大榄坪四号路延长段和综保区十一大街等重要交通瓶颈项目,基本完成西港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强化商场、酒店等商业网点和医疗、教育等便民生活设施布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动大榄坪污水处理厂、胜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探索实施“环保管家”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完成“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四是推进数字片区建设。编制出台数字片区五年发展专项规划,年内重点围绕数字政务、数字执法、数字办公、数字应急建设等工作任务,抓好石化园区安全预警应急管理系统、智能行政审批系统、企业明镜系统、特色网购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

(六)聚焦“惠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富民安居、全民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实现发展成果与民共享。一是巩固提升防疫成效。加快建设方舱核酸实验室,提升口岸核酸检测能力,高标准建设隔离场所,统一严格执行闭环管理,确保海上口岸入境人群100%管控,本地聚集性疫情零发生。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把做好渔业工作作为稳定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一环,配合做好渔业规划及管理,打造钦州港“精品大蚝”、金鲳鱼等优质品牌,2022年实现水产品产量增长10%、产值增长5%。三是抓好基础民生保障。提升低保覆盖率,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全面强化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福利服务保障。提升就业数量和质量,推进海洋工程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规划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完善人力资源集聚政策,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四是提升教育质量。推进钦州港中学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东港区第二幼儿园建成开园,港区中学学生宿舍楼建成投用,规划建设幸福小区小学并力争开工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支持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自治区级产教融合示范园区。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综合执法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构建“一站式”全方位新型行政执法监管新模式,探索研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同联动执法机制,创新出台符合片区实际发展的进口领域监管制度。强化成品油市场整治,彻底清除陆上成品油非法经营油品黑窝点,组织开展海上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规划建设临时堆场、专用停车场,彻底治理违规停车场乱象问题。六是从严从细从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突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利用第三方技术力量,聚焦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等高危行业领域加强事故预防,推动石化园区封闭管理,开工建设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进一步压降和遏制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安全事故,加大社会治安管控力度,为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七)聚焦“强党建”,凝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强党建就是强发展”的理念,以开展“五大行动”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一线、服务群众和推进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开展党建赋能“五大行动”。差异化、分类化、精准化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在机关、社区、两新组织、国有企业、学校分别开展“勇立潮头 创优争先”、“全域融合 共建共享”、“党建赋能 强企兴业”、“红色动力 龙头领跑”、“红色校园 立德树人”五大专项行动,为片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二是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落细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措施》、《容错纠错暂行办法》,着力解决干部“怕、等、推、拖”作风问题。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重大项目建设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制定片区廉政风险防控清单。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各类违纪违法行为。三是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加强网络舆情和舆论引导工作,组织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校园等宣传普及活动。抓好重大活动宣传

策划,组织开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10周年、钦州港建港30周年、钦州港片区成立3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片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和2022年片区工作计划提出的重点工作和量化指标,主动认领任务,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解,明确完成期限,落实工作责任,从堵点、难点、关键点和细节抓起,逐项抓好落实。

(二)强化上下对接。要加强与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积极争取上级在资金、政策、改革试点等方面给予支持,在用地、用海、用电、用能、用林等要素保障上给予倾斜,保障片区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改革创新。

(三)强化联动协同。要深化“全市一盘棋”意识,加强与中直、区直、市直各部门的纵向沟通和两县两区的横向联系,建立联动协同机制,推动形成工作合力,释放澳门葡京平台自贸试验区红利。要积极探索与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的协同机制,推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

(四)强化督查考核。要强化对重点指标、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督查,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协调解决督查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层层传导压力,对不作为慢作为、抓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责令整改、追责问责。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提示:

    由于机构整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平台已合并到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政务服务平台

    确定